跳至内容

探索大湾区可负担的长者照护新趋势

2024-06-23 環球時報 - Xu Keyue and Liu Caiyu (原文为英文版,此为翻译版)
2025年6月5日
探索大湾区可负担的长者照护新趋势
Helping Hand, Helping Hand Fundraising and Relations Team
| 还没有评论

香港赛马会伸手助人肇庆护老颐养院的空拍图

随着大湾区融合,越来越多香港退休人士选择在内地安居。

在欢笑与喜悦中,孩子们于周四在中国南部广东省肇庆市的一家养老院载歌载舞,庆祝香港人周志明迎来86岁生日。

整个房间回荡着对长寿与健康生活的祝福与美好祝愿。

自从周先生踏上在中国内地生活的新篇章,已经过去了大约半年。尽管远离香港,身边人给予的关爱与照顾,让他深感宾至如归。

去年十一月,祖籍广东的周先生回到家乡,在一家养老院安顿下来。

根据媒体在2023年引用的统计数据,周先生是超过九万名年满65岁或以上、选择在退休后永久居住于广东的香港长者之一。

香港赛马会伸手助人肇庆护老颐养院是四家率先获选参与由香港特别行政区社会福利署推行的『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GDRCS计划)之一。

香港正面临人口迅速老化的情况。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数据,截至2023年年中,香港人口约为754万,其中65岁及以上的长者占总人口超过20%。

在此背景下,‘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GDRCS计划)旨在为正在轮候资助照顾服务的合资格长者提供一个选项,他们可选择入住计划指定的广东地区养老院舍。

新趋势

过去四十年来,周志明一直往返于香港与广东之间,走访省内多个城市。随着年龄渐长,他的健康开始出现问题——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胆固醇都是影响因素。此外,他的行动能力也逐渐退化,使得在港与内地之间的旅行变得困难,独立生活也成为一项挑战。

搬进养老院成为一个实际可行的选择擇。

起初在参观了几家香港的养老院后感到犹豫,周先生后来获介绍到肇庆的一家养老院。他视此为一个重返内地并安顿下来的好机会。

在试住了几天之后,宽敞的设施、宁静的环境以及细心的照顾让周先生决定将这家养老院作为他的永久居所。

在这家养老院中,有41位像周先生一样的香港长者选择回到内地接受可负担的照护,占肇庆院舍居民的约40%。而这个数字预计将会持续上升。

可负担的长者照护服务

由于香港的长者照护资源有限,加上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加快,越来越多香港长者选择内地的长者照护作为替代方案。

根據嶺南大學研究生院及政策研究所助理教授石琤領導的研究,香港居民通常需輪候約兩年才能獲得由香港特區政府提供的資助長者照顧床位;而部分設施較完善的院舍,輪候時間甚至長達六年。石教授向《環球時報》表示,有些長者甚至在輪候期間不幸離世。

根据岭南大学研究生院及政策研究所助理教授石琤领导的研究,香港居民通常需轮候约两年才能获得由香港特区政府提供的资助长者照护床位;而部分设施较完善的院舍,轮候时间甚至长达六年。石教授向《环球时报》表示,有些长者甚至在轮候期间不幸离世。

石教授向《环球时报》表示,大多数希望在内地度过晚年的人士通常是在内地城市出生,或对内地环境较为熟悉。她的调查显示,大部分人倾向于在内地租屋或购买房产,而非入住养老院。

较大的居住空间、更便宜的房价、更低的生活成本、更便利的交通、更优质的生活环境、便利的日常生活,以及相近的文化背景,都是香港长者选择前往大湾区内地城市退休的主要原因。

每天有数百班列车在香港西九龙站进出,直达内地大湾区城市,大大便利了行动不便的长者出行。

例如,从香港搭乘约1小时40分钟的高铁,再转乘约40分钟的巴士,香港长者便可轻松抵达肇庆的养老院。这种交通便利性,使得退休人士更倾向考虑在内地安享晚年。

障碍仍然存在

然而,由于香港与内地城市在运作机制上的差异,问题开始浮现。

由于香港的医疗纪录无法直接与内地医疗机构共享,石教授表示,香港长者需要频繁往返两地,亲身提交相关文件。

此外,香港长者在退休后移居内地,无法享有部分香港的社会福利。同时,许多香港长者亦不符合申请内地福利的资格。

石教授表示,当长者进入半失能或失能状态时,返回香港接受医疗治疗变得格外困难,有些人甚至需要之后回港居住。

为促进跨境长者照护,粤港澳大湾区已推出多项政策。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于2019年指出,支持香港和澳门的投资者根据相关规定,在珠江三角洲九个城市设立长者及其他社会服务机构。

2023年6月,广东与香港共同签署了《促进粤港长者照护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社会福利署于5月2日宣布,位于佛山和深圳的两家长者护理院将于5月6日起成为‘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GDRCS计划)下的认可服务提供者,使内地参与该计划的养老院总数增至四家。

登录 留下评论